人权,这个词里包含了“人”和“权”,这就赋予了词语更深层次的含义,看似简简单单的两个字拼接在一起有了重若泰山的意蕴。以前我总觉得“人权”是个宏大深远却又有些飘渺的东西,心中对它也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概念,我对它的初印象只来自政府文件报告中白字黑字和新闻广播中常常提及的方针政策。后来在课堂上我学习了思政课程,我了解到人权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人权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富强,也落实到我们身边的一事一物,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人权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无时不刻都在享受着法律所规定的权利。
(图1:家乡新修的公路)
我的家乡德庆县位于西江中游北岸,县境三面环山,山地面积大。在我小时候的印象中,家乡的经济也并不算发达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县城的绿化和交通公共设施等还没有完全完善,道路上的红绿灯也没有完全布置下来,车辆在道路上横冲直撞,到了高峰期交通情况更是雪上加霜。初中毕业后,我考上了外地的高中离开了家乡去读书。由于路途比较遥远,一般只有在节假日才回家,短则三四个月长则五六个月才能回家一趟,所以对于家乡的一些变化更为敏感。
首先感受到的是公共交通设施方面的变化。我从小学开始骑自行车上学,一到下学高峰期经常会出现道路拥堵的情况,车辆来往没有任何章法,我曾经还被一辆横冲直撞的三轮车刮蹭连人带自行车摔下来过。到了高二暑假回家的时候,我骑车去超市购物,突然发现从前常走的道路上安置了隔护栏,划上了一行一行的白线去规范车辆的行驶。起初,我只以为是增加了道路防护并没有过多注意,直到留意到面前的车辆都停了下来才抬头去看路况,这才发现多了一个红绿灯和不少指示牌,不仅如此道路两边还多设置斑马线,交警和志愿者在道路两旁引导车辆行驶,整条道路的交通来往井然有序,车辆行驶不争不抢十分协调,同之前无序的交通情况相比大为改善。

(图2:新增的红绿灯和交警亭)
(图3:家乡的公交车站)
从前我们的路边是很少甚至没有公交车站台的,相应位置上也没有公交车站牌信息,如果没有提前了解公交车站点位置,在需要乘车时很有可能找不到公交车停落点,同时对于哪路车能够到达目的地也是模糊不清的,很多时候都要靠记背才能乘车。现在就不一样,整个城区的公共交通设施都焕然一新了,每个公交车站点都安装了公交车站台,站牌和遮挡顶棚等一应俱全,公交车起终点和途径站信息在上面一览无遗,乘客遇上烈日或者下雨也有了停歇的地方,公交设施的完善为我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交通建设是社会建设的一部分,交通建设的完善也是人权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由此可见家乡人权事业的发展。
(图4:家后小街)

(图5:湿地公园)
(图6:香山森林公园)
两个公园的完善大大满足了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增添了人们的幸福感。每个人享有良好环境与健康的权利是人权的基本内容,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既保护了当代人的人权,也是在保护下一代,下几代人的人权。
从高中到现在,一路走来看来,家乡小城的变化让我无比惊叹,从一个小点开始形成多米诺骨牌般的效应,由点及面,整个小城焕然一新,换来了现在家乡小城的新面貌,翻开了小城的新篇章。中国人权事业连着“中国梦”,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梦,也是每个人对新生活的美好期许,伴随着人权事业的发展,社会发展将迈入一个新的阶段,人们的生活也将更加美好。我的家乡有幸搭乘了人权事业发展的快车,融入到发展的洪流之中,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在此期间,家乡各类事业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指数节节升高,提起家乡的变化人人都竖起了大拇指。几年下来,看着家乡的变化我感慨万千,人权事业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脚踏实地地添砖加瓦,它的发展是切切实实让人们摸得着感受得到的。
每一次站在家乡公路边上,看着车水马龙和人们脸上的笑容,我都感觉如沐春风。